钢结构的发展
来源:海耀钢结构-http://www.haiyaoganggou.com时间:2020-04-09关注:

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之前,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限制,我国的建筑设计方针是以降低用钢量为重要考核指标,因此钢结构建筑应用不多,只有一些重型工业厂房和大跨度的标志性建筑采用钢结构,其结构形式基本上是钢筋混凝土下部支撑结构与大跨度衔架、网架或者悬索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。
改革开放之后,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,钢铁工业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,建筑钢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,相应的技术也得到了比较大的进步,同时钢结构产业也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。中国钢结构如今无论是设计水平,还是制作安装技术,都不比国外逊色,完全可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基本建设的需要。
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,由弱到强的过程,钢铁的产量由原来的每年几百万吨到现在的每年几亿吨,其中可用于建筑钢结构的钢材在钢总产量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,为钢结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,我国可用于建筑钢结构的钢材牌号和品种比较简单,牌号只有A3钢(相当于Q235)和(16Mn)钢(相当于Q345),品种只限于钢板、角钢、槽钢和工字钢和钢管。近二十年,钢铁工业在生产规模、产量、品种和质量等方面均明显提高,许多重要品种及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,我国每年完成的门市刚架轻钢结构厂房超过1000万平方米。轻钢厂房主要以采用焊接组合变截面H型钢和热轧H型钢作为梁柱受力构件,冷弯C、Z型钢作为檩条,彩色涂层钢板经过压型后作为屋面和墙面的维护系统。